景明清嘉

琅琊榜/虚拟歌姬/名柯魔快/天朝古史/花滑/武侠

【设定脑洞存档】假如名柯魔快是古风悬疑探案武侠《神探江南柯》(?)………

一个(并没有什么用的)旧脑洞!

甚至还是小学初中那会的旧物(喂!)

只有潦草的设定框架…起名都是“气质优先➕拗口的谐音或近义!”

所以轻喷啊轻喷~^_^


【少年主角团】

工藤新一/江户川柯南➡️叶寻一/江南柯

毛利兰➡️夏幽兰(空手道➡️兰袖玲珑扇)

灰原哀/宫野志保➡️原霭/宫枳

服部平次➡️秦仲平(与叶寻一并称“东叶西秦”,武器青霜剑)

远山和叶➡️沈折叶(合气道➡️拂花折叶手)

铃木园子➡️沐媛(京都首富沐氏千金)

京极真➡️景榛(高手榜第一)

黑羽快斗/怪盗基德➡️楚羽玄/侠盗“幽影”

白马探➡️白探(少年名捕)

中森青子➡️玉空翠

小泉红子➡️若绯(赤魔法➡️绯光术)

【家长】

工藤优作➡️叶攸

藤峰有希子➡️风子熙

毛利小五郎➡️夏五爷

妃英理➡️裴茵

黑羽盗一➡️楚一幽

怪盗淑女黑羽千影➡️红袖侠盗千影

中森银三➡️玉森

阿笠博士➡️李大仙

【赤楼梦】

赤井秀一➡️萧炽(武器:赤焰枪)

羽田秀吉➡️羽霁(围棋国手)

世良真纯➡️师纯

赤井务武➡️萧务戈

玛丽世良➡️师俪

艾莲娜➡️师怜

宫野明美➡️宫茗

宫野志保➡️宫枳

【其他特工】

霓虹公安➡️紫禁国安堂

降谷零/安室透➡️江零/安子明(武器吟雪刀)

FBI➡️枫璧盟

朱蒂➡️祝荻

【黑衣组织】➡️寒鸦会

酒厂➡️花木

boss➡️冥君

rum➡️无花

gin➡️溱篁

rye➡️逸竹

波本➡️疏梅

苏格兰➡️素兰

贝姐/莎朗温雅德/克里斯温雅德➡️婳柳/柳琅(与风子熙合成“清风烟柳”)/柳绝烟

基尔/本堂瑛海➡️寂蔷/唐瑛海

sherry➡️浅栀

高二跨年旧作

淮阴侯时期视角 没有按平仄


《破阵子》

长安霜月如旧,未顾世上兴休

除去此中安不染,却向人间笑张侯

问月月无由

千载逐流空梦,半生缘木刻舟

诺承莫效灵均志,魂醉还从范蠡游

饮恨恨难收


《虞美人》

纤指青霜弹歌好 浮生韶欢了

楚歌未彻风流绝 纵倚倾国无解怀璧劫

霁月易散古今晓 雪满长安道

鞘尘匣冷又一宵 寂寂心事樽前共卿销


《贺新凉》

犹记少年狂

天纵我 横剑秦岭 云惊朔荡

背水神兵运如掌 酬作相得名扬

算千机 难度君上

月下遗珠拭尘去 匆折作 云梦碎昆冈

碧梧僵 棘栖凰


长乐未央笙歌享

谁人念 玄衣落拓 独嗟杜康

国士怀在无衣绝 胡尘动笑弓藏

满膺策 聊掷句章

流予后人山河续 慰将军百战寸血凉

唯笑语 又何妨


【存档/故事新编】如锋

瑜亮瑜cb向

一个“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老梗(:з」∠)

  

  “军机议上的言语交锋,星河下的泠然琴歌,在此刻都随那人,一步步向自己走来,倒映在眼中。”

 

写在前面:

①高三跨年乱弹kuso之作,在此存档留以纪念。全文7k8(废话连篇凑出来的)

②中心梗源:2006福建高考作文题“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其他设定杂糅:94年剧版,三国同人圈耳熟能详的常见设定。

③“故事新编”。明目张胆的ooc。换个人名当原创人物系列。

推动剧情至上,人物性格安排上不是十分演义向也不是十分历史向(这样大抵不算什么正经同人了笑)(这是不是相当于借用背景的壳子装一个性格不同的魂魄的夺舍行为。)

人设安排为剧情服务,故不代表本人的瑜观亮观史观三国观!勿代入原主!(我 代 我 也 尬)。

 

 

 

 

 

(一)

当消息传到的时候,周瑜一瞬错愕:“所以,他失败了……?”却只有一片空茫无端袭满了识海。周瑜知觉自己似乎应当说些什么,却在这一片空白前,进退僵持了。他沉默半晌,终于漠然地道了声:“知道了。”然后抓起披风,快步融入了无边的夜色里。

至帐,仿佛有什么机括随倚上门框的动作倏忽弹开,周瑜清楚听到了自己的笑声:“好,好得很。”思考开始重新运转,他越想越觉得方才的空白没道理之甚了。

十万支箭的军令状,如今八万余支,“未够”却依然是事实。约期已不足两时辰,彼方本寄客于此,任他智近于妖,又从何处得?即令最后那人推脱过性命,也终是棘手的结局:无论是从那人于刘玄德处,还是刘玄德于天下处,多少面临着声誉的损失……——而这军令状,还是那人主动提出:一边是作茧自缚,一边是全身而退,无论对方这局吃亏几何,于没有刻意涉入的江东都无损失。

他在一片得色中踱着,继续漫放着思绪。

既只会有益而不会有损,翌晨验收,自己甚至都不用出现,随那人如何运作。倘若是那种结果……到底无妨。他固然有才,但终究不是自己人!何况这一战,离了他,还能就不转了?既不是江东的人,就谈不上过于可惜——周公瑾立场如此,从来是,只以江东利益为先为重的周公瑾。

说来,他这般巧计,确然可行,只是输在高估了数量。也许是这般年龄注定的锋芒锐意使然罢……这一局,他并未输予江东,输予自己,只是输予了天意——就如,当年的,讨逆将军。

周瑜已解了披风,就着琴案坐下。随意弹拨了几下,末了不由垂下眼睫。

夜练的兵戈声依稀吹远,又倒卷入帐帘,与纷杂断续的琴音缴缠在一起。烛焰明灭不定,曳带着投在琴弦上的暗影也一阵摇乱。

无法否认的、难以言说的惆怅,却依然挥之难消。杀伐决断的主帅,也不由在心中暗自一叹,难以寻出什么凿凿解释。

毕竟,两人确实谈不上什么太多交集,就连初闻其名,也不过几月之前而矣……


(二)

“主和汹汹多日,公瑾甫至,慷慨数语,万钧雷霆,即一举镇之,真我江东砥柱也!”

“少折煞我。瑜知,子敬便不知?方才至尊剑斫书案,显然是心定神镇在前,瑜却不知,是何人之功了?——镇群僚易,镇主公之心,难啊。”

声音轻巧,周瑜略一挑眉,飞上几分笑意,偏头看向另一含笑声音的来源——鲁子敬,旁人不知,他周公瑾十载前从居巢却已看清这疏狂下裹藏着卓越战略目光,亲引亲荐,也各尽其能。

“欸,你知我知,倒不足再一哂,”鲁肃含笑摆手,两人十年相交,最后的深长意味,自是无须言明的默契。他慨然笑着摇摇头,“不过,前日刘玄德之使者,议上与至尊陈辞,和公瑾所言,也有几处不谋而同之。这倒也罢——却还是个比你我还年轻若岁的后生。”

“……有此事?刘玄德竟寻得了这般个后生?”行走的步履终于一顿。

“正是子瑜之弟,名亮,字孔明者也。”鲁肃点头。

“哦?既是子瑜之弟,何妨劝之,来我江东,也正是兄弟一处,岂不美哉?”

“行了吧,江 东 的 周 大 人。肃早晓你必要探问,当时便支子瑜探过了。 ”鲁肃调侃一句,又是一笑,“你却道这孔明如何回话的?——“嗳,刘豫州遇亮重可倾国,三顾之恩,鱼水之好,岂是三言两语可动之?况亮不背之,岂不如兄长之不背江东邪?以情相论,恐怕不太合适吧?’——公瑾,你听听这。”鲁肃仿着诸葛瑾转述时仿的语调,也不禁笑着摇头。

周瑜笑了声:“胡闹,刘玄德自己数年滚打也没经营出什么,一直至今还在傍他人之力流离求生。江东的体系根基,岂是刘玄德给得起的?”

“嗨,肃当然也嘱子瑜讽之以此了。孔明却靠近悄声:诶,话不能如此说,岂不闻,世无常势,强弱互化之,无何不可能。”

“真才先不论几许深,这“伶牙俐齿”,却端得是了。”周瑜倒觉有趣了,顺口嘲讽。

然则,他心中却并无甚被拒的不快,抑或说,心中本就有顺水推舟的认同。或许是因为他懂——“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言行计从,祸福共之,纵苏张更生,郦叟出世,此心盖不能移。”殊途,却又何尝不是同道?

因为……当年的一双少年,也曾是从白手起家的草创中走过,伴身唯有一腔胆意,却可扫六郡,渡江转,于强手并立中拼出了这天下的一方吴疆。

他念及往事,又不由淡淡一笑,些许萦怀。“后生”,他忽然发现也原已过去了这么些年,难寻少年时,总有少年来。

转而眉心由微微锁起:刘玄德本不是凡辈,已拥关张熊虎之将,多年漂徙,恐不无缺一筹画之士之故……倘若这诸葛孔明,确有高才,金鳞得云雨,终会化龙。确是,“变数”。

袖下的指节紧了紧,转而恢复如常:大战在前,论缓急,此处待日后,且看且虑罢。


(三)

后来,他当然见到了那个字孔明的后生:在那些联军战术会议上,托着“军师”的名号,那人时不时也代表着列席。

文士装束,缓带纶巾,眉眼清润,总是捎带着些似有似无的笑意,白羽扇优游轻摇 ,偏是在这箭锋相交的乱世一隅,挣出一袭“清闲从容”的况味。

若说镇静淡定,还是大将的素养,周瑜自认也具。然而那清悠闲适,却又不同,简至要把这乱世中的硝弓褐锈味也冲淡几分:这匪夷所思的晏平文气!

……当然,如若那晏晏的谈笑中不夹着巧旋削利的引导话术,他那出世文人的气质,大抵还能要更真上几分。——周瑜在心里轻哼。

看似漫不经心的出口,往往隐着因势利导的四两拨千斤。周瑜有时锐利察觉,亦旋回敬以不缓不急的拨开。毕竟那人的确可以制出似是无意的错觉,倘若自己不稍加干涉,在晏晏谈笑中生出亲切的诸将,恐怕被带拐了也难发觉。

每每此时,那人虽然还是笑着,却也有不易察觉地从羽扇之上目光微转。视线不温不火地在空气中交会一瞬,又总恍如无事移开。旁人皆未觉这一次次的暗中较劲:至少那时周瑜也是仿若未因此偏异半分的。

舳舻千里顺江而下,定板最终战略,已迫是弦上之务。列座次第起身建言,周瑜在首座只不动声色地听,颔首掷下一句句“亦有理”。不觉——目光紧扣在末席的文士上。这些时日,那人间或也会漫谈己之观点,周瑜已觉此人除却治才、亦多少有军事上的见解,今日却是意外的未置一词。羽扇依然轻轻摇动着,半掩纯良无辜的侧脸。

终于,仿佛也再无旁人有可叙之言,多数目光在静寂中自觉向还未真正表态的主帅处会流。周瑜声色不动,开口却如剑锋直指:“怎么,孔明先生今日,竟无甚佳言妙论了么?”

于是那目光流,又开始顺着此言为渠向另一侧流动了。流动的终端,清雅的文士却不慌不忙的执礼,悠然道:“都督心中,既已有定数,亮开口,也是多余之举啊。”

周瑜倒笑了:“又何妨?本就是与诸位一 同 商 议,多一些建议,总是宜的。”

周瑜起身,缓步踱穿过席中,至诸葛亮面前,略略倾身,直直对上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仿佛要从中看穿些什么玄机,那笑如春风的和熙,却又不至觉有压迫感太过凌厉:“况,瑜即有设想,也未必就好。——方才诸位所言,都算有理可执。倘有可行奇谋,瑜从来自当嘉纳、统筹而改之,先生这“定数”,不知从何说起了。”

对上锐利的眼神,诸葛亮微微一笑:“方才众人所言,虽都有理,亮不才,私以尚有不足——如今这曹军,联兵数十万汹汹而来,兵力诚悬殊。倘循常理与之持久周旋,我方也只怕是有心也无力经起啊。唯有从敌之不虞处寻破机,予之速挫,方是我方之利——而此恰恰是众言稍欠之处。是以亮知,都督必不会从中择取、而易之。”

周瑜心中认同,稍收目光,容色却未露,道:“先生既如此说来,瑜倒难信,先生心中,会无顺之而设想了。”

“喔,亮确也有设想,不过同都督所言——“也未必就好”。”诸葛亮一笑,又露为难之色,叹道:“都督这是定要问个究竟,亮自然不宜再辞。只是,若亮说的不好,都督再阐己言,倒证了亮伊始那句“多余”,显都督凭空迢迢走这一遭……”

他含笑扫了一眼空空的首席,又望向眼前人,起身站起,“若亮恰与都督相同,亮本客卿,都督承接再陈,倒似是由客卿点破,喧宾夺主,却也不佳。”他执羽扇又作一礼,“亮却有一双美之法,望都督应允。”

周瑜略略挑眉,点头。

文士不慌不忙从袖中携出一双笔,递一支予周瑜:“亮与都督,同时将己之设想,各自书于掌中,再同时示出。如此为前者,诸位自因旁有都督之妙策揭面,不至场面冷落;为后者,功在都督,亮亦落了料得都督之美名,岂不美哉?”

周瑜倒是被这法子新奇了一下,真心压了压上扬的嘴角:“依先生。”

周瑜回座,略一转神,以一字书之。书罢,见那人已搁了笔,悠然摇着羽扇漫漫走来身侧。周瑜展开掌心,那人稍稍瞥了一眼,微微一笑,也就抬眼不看彼处,右手兀自摇扇未乱,虚握的左手并至,轻巧一翻。

周瑜本也没期待什么,起初不过有意一试此人,又随心觉此人的提法也可一依。触目之时,一时心上却有如清风倏然掠过,这持正的意识还未跟上,清朗畅快的笑声即夺路先出,使自己也暗自吃了一惊。

诸葛亮闻笑声,目光移回,也随之笑起来,留下莫名的其余众。

两人掌中,都只赫然一个“火”字飞扬,粲然如焚。

似逢故知吗?这快意之纯粹,似乎是睽违了许多光阴,直照进很多事都还未发生的少年岁月。周瑜脸上笑意尚未散去,心中却渐渐有些复杂的滋味散开:他却终究,不是、不会是我们江东之人,终究将走向,在箭锋那端的未来敌手!一缕郁结,将一瞬淋漓的畅然绕上了些许遗憾。

然而他不能说什么。因为从子敬那听说这个人的初日,就分明了这事的必然。因为周公瑾懂他那份执念,所以注定会,遗憾吧?他能想的,只有:战事未了,真要箭锋相向,也是之后的事,此刻又何必过于萦怀?也罢……


(四)

寨旁有陋亭,亭中有琴声。

泠音潇潇若流,结音亦自然而歇。抚琴文士重执起搁在琴侧的羽扇,低头一笑,复朗声:“吴郡中人常言,曲有误,周郎顾。如今既得周郎一顾,想必是亮,弦差音误了。”

秀颀的身影从夜色中走出。

“瑜固然可闻弦赏音,先生这闻声辨客的本事,却更了得——”周瑜磊落踱入亭中,略一扬眉,清沉嗓音却仍如钩锋,“既未得见,便知是我了?”

“此何难也?”那人笑道,“军中粗砺,能赏评琴曲者本已鲜矣;战事将至,这其中有心赏评的又存几人?更况周都督指挥刀兵多载,步声坚沉不失大将风度,过处风转亦气卷金戈啊。”

周瑜听得此番不虞之誉,只淡淡笑了一下,也不回接此言。目光直接越过同语调一齐生动跌宕的羽扇,落在之后的琴上。

周瑜道:“《长河吟》。不错。”

“几年前亮偶闻都督此曲,甚爱之,辗转求得,每每弹弄,辄愈为曲韵所动。果真是谱自帅才之曲调,与文士之曲不同啊。”

语声是惯有的真诚纯良。

《长河吟》本是七载前周瑜引兵返柴桑初,观汤汤江水而录成,此夜巡营竟闻暗飞声,又怎么不识?是以循声驻足。录后也在江南琴士间渐有传习,不想此人也会。他面上却只依然声色不动,随口接道:“嗯,辗、转求得。那依先生观之,此曲,何如?”

清雅的眉目间竟浮上些许“为难”之色:“欸,都督有问,亮原本也不可推辞。只是,亮虽隐然有所解,然,依翻奏者重绎之曲,只怕多少已曲损了些原意。如今恰有谱曲人在此,若能有幸一聆公瑾亲绎此曲,亮再加品评,想来会更贴切,不至以吾妄言辱负此曲矣。”又变的话锋终究是让那点为难伪形毕露,那人已起身让开,半隐在轻曳扇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周瑜失笑:此人果真不可救药了。示弱、让场,然后下套于不觉无形——惯用的套路也可延伸至军帐外!

“你倒会敲竹杠。分明是我问你,竟反被搭进来一曲。孔明话交代到此了,瑜这趟看来是免不了咯。”

话虽如此,周瑜却已然走近。诸葛亮一笑,起身让开。“公瑾,请。”

称呼已在不觉间转变。周瑜只恍觉这气氛自然到让自己也讶异,平日梗在心中诸如”箭锋两端”的结垒竟也似涣释无踪。

对于作出《长河吟》,周瑜自然是自傲的。长于高门士族,自幼雅善音律,他也曾多次于世家中人列席的场合抚琴,满堂花醉三千客。如今却是,在这夜风中,月色里,独对一人之邀——一个说起来,还并非与他并肩步同途的人,甚至将来,还可能真正的针锋相对!然而,他心中却意外地平静而纯粹,远胜旧时堂前燕下的利锁名缰,仿佛更能触摸到,琴的性灵。

弃冠执剑的将领,却依然保留了赏音抚弦的习惯。周郎的指尖掌上,有剑茧亦有琴茧!他总觉兵戈如锋,琴弦亦直绷如锋,这一把琴,却可于这制茧的锋上,褪杀伐而流雅意,着实是殊妙之极。

抚琴人凝神沉在琴音里,看不出其所感为何物;听琴人面上不动,也只缓缓摇着羽扇,更助长了这安闲清寂的氛围。唯有天际星河流转,共这潇潇琴音中的长河逐浪如雪,直去沧海。

曲罢,周瑜仿若还萦在这琴音里,良久,回神,才发现那人也未开口。他轻咳一声,想起来抚琴之曲,即道:“瑜已吃了这亏,孔明的“更贴切的品评”,不知可否值回这曲价了。”

诸葛亮闻声收神,点头道:“如见长河汤汤,势不可收,胸臆敞然,壮志豪气与天逐。此,英雄曲也。”

周瑜亦点头:“丈夫处世,正当立功名,慰平生,心怀放于天下,浩然之气如长河激荡,无愧立于天地之间。是以与天下英雄同傲同勉,壮曲也,此即《长河吟》之真意。”

凡晓音之人即可曲势磅礴之意,他不是第一个。周瑜前已信得此人对音律的通解,知他足以辨出,不算很意外,算着今夜之遇到此即可,却又忽闻一声:“真的?”

他忽然感到了什么变数即将发生,修长的指节倏然扣紧了琴弦,尽量平静地笑道:“难道不是?”

那人目光却已未望向这边,叹了一声:“许是,曲随心转,亮竟总觉这曲中,有些不止于此的意蕴罢。妄言之——分明壮曲不假,却亦有沧凉之感潜流其中。感之,又不由于壮志中心生悲慨。”

那声音不复含笑,直令周瑜有了恍惚的错觉:是真……?抑或这都是自己幻化出的、意义不明的梦……?

他听见自己木然开口的声音:“……何解?”

那人却未注意到此边,左手在锈败的栏杆上轻叩:“涓滴归长河,赴沧海,尚且曲折难致,况此生之志?世事万变,太多天意难违、阴差阳错,亦总于两仪之间生生不息……”他似乎也入了情,低头苦涩笑了声:“大抵此生,与其言若长河, 不若言之只若其中一浪而矣,置身天地之间,这长河浩瀚,倒令人反观个人于造化伟力前的虚渺。是以觉此曲沧凉,与英雄同壮同傲之外,却又如何,不令天下英雄,同悲。”

分毫不差。

周瑜迅速闭眼,仿佛要把所有情绪都覆下,心中却已是百感惊浪,难以平静。

偏生是他。

——一江奔去百转千回,那年,善琴的主帅悄立江岸,只觉天地寥落,唯有这逝者如斯,亘古未休、此去亦不会歇。矶头共饮,笑指江山,少年意气犹在昨日,而几年之后,已是白衣少年无归。唯有一江寒烟虚渺空载流波,一顾如旧……长河吟的另一层隐然之义,那似与冥冥天数擦肩而过,抓不住、抹不掉的无奈怅惘,个中“沧凉”——只是他从未与旁人提起过。

他也与多人前,奏过这《长河吟》,听者笑道此曲磅礴恢弘、是长河之壮,也多有之,只是无人识那江水漫卷下的隐然郁意。他并不在意,身为主帅,更不宜主动将此等忧思揭予他人,挫自家志气。也不过是,自吟自赏之中,此意自知罢了。

子敬,与他多年至交,却未必精研过音乐,对曲之鉴才终究有限,况两人亦有不同道之处;小乔,与他亲近齐眉,却终究限于是闺阁女子,难触事业,自然也难准认知。如今却在这无意的一会间,被这样一个人,一一言中,他心中亦不知是喜是忧。此人固然,终将因阵营之择,而注定非同途之友,甚至可称是将来箭锋所指的强敌——却也是他,可解《长河吟》,又何尝不可道一句—“知音”。

念头甫出,他心下一惊。那千古长河下抓不住看不破的天意,仿佛又在此夜向自己卷来,温柔又冷淡的将自己裹挟其中。

为什么,偏偏是,诸葛孔明呢?周瑜垂睫,扣在琴弦上的指节松开,任之自然滑下,脱力地搭在琴旁。

两人都没有说话。那人的目光甚至并未向这边看过一瞬,只是凝望那穿过天际缓缓流转的迢遥星河,羽扇仍是缓缓摇动着,也不知在想什么。

四下静寂,唯有风摇草木,夜露生凉。

周瑜忽觉这夜风也有些冷意了。抬手拢了拢披风门襟,指尖也沾了些许夜凉。

“也许吧。”半晌后他续上答语,声音冷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他从琴旁起身,淡淡道:“时候不早,瑜也应辞别了,先生不多时也回营罢。”不等答复,即转身沿着来路,如常般挺直了身形,快步归去。因此诸葛亮不会得见那江东主帅如凝的眸色了:

倘若此生如长河,茫茫渺渺,天意冥冥不可料,今古潮汐不曾止,如何在这沧凉天地间寻找价值和意义?

倘若此生如长河,总脱不了如斯作弄造化游戏,天下之事未知终始,又将向何方归去?

………

“啪”。指间一弦猝然崩断,周瑜从回忆中惊醒,怔然看了那断弦半晌。窗外夜帷仍如墨色深重,天际耿耿星河依然静默流转,那夜的长河两问就仿佛在这无边的天穹之中回转。周瑜在心中暗自自嘲,苦笑一下,拽起披风重新系上,疾步走了出去。


(五)

“军师,云遣人点过了,只八万余支,这如何是好?明日倘去……”

羽扇微微滞涩了一下,少许又重新摇动。

“无妨。”

“可这、”“明日,去自然还是必须去的,子龙也不必多虑,既是亮许下的,亮自也有法尽力处理。”军师揉了揉眉心,嗓音冷静,心中却暗自一凝。


(六)

当诸葛亮悠悠走进置箭处时,江东的清点已经开始。

俊秀的杀神表情沉肃,指间扣在腰间刀鞘上。诸葛亮叹了口气,羽扇在赵云的手上轻然拂过,示意其不必过于紧张。他重新挥起羽扇,却还是向入口望了一眼。

周公瑾大概的确不会来趟这热闹—— 也本就不必来。

他诸葛孔明亦不是神明,不可能真的算无遗策。事已至此,他亦未再将心思计较于究竟是对船的容载量、还是对曹营的经费的计算出了偏差、、也或许只是立军令状时还是有失保守罢…总之,周公瑾不出现也已是那人的上优之解,局外独善其身。这局面,无论多少,都已写定了江东有盈。自己能周旋的空间,本就是在此宛转减免损失,这他自然已设计应对之策。只是周公瑾自是聪明人,他不亲来,差遣的旁人还不足过于多虑;倘若他在,自己有些设计,就像那一次次军机议上,别人未晓他先知,咄咄点破,解局就会比前者复杂上许多……依周公瑾之性情,大抵也不至于、不屑于专程逼至于斯。所以他在心中暗自一叹:是了,最好还是莫在此见到他出现——不论是,这希望从公私两处缘何……

记起自己落子立下军令状的那日,旁观者,质疑者有之,冷笑者有之,劝阻者有之,信任者有之,独独周公瑾似乎从头至尾都没参与表态,也看不出信是不信,面对立下的军令状,也只是在最后淡淡掷下一句:“那瑜就静候先生佳音了。”……如今他不信江东主帅不知此事,却不知他是早已料定、还是也意外了么?不知他听闻军令状所想为何?听说这个消息时他是什么心情?见到有人机关算尽一朝失手绊了自己,想来会难免为江东而欣喜?现今那人想必正在稳坐钓鱼台,所想又为何……?

他在统数的声音中漫无目的地想着,悠悠摇扇,忽又念起一片月色,一曲琴歌,转而又渺如云烟,消散在此刻拂晓的料峭江风中。

眸色微黯:月下那共论的一曲长河,终成过往。他淡淡一笑,笑中染上些许惆怅。

萦怀难逝?却也未必:毕竟自己与周公瑾易位处之,面对同样的机会,一样会如此行事,所以他从来理解——只因同是这乱世中,各为其主,各有相似之执的萍水过客罢了。

虽然用上了此等“换作自己会如何做的”的念想,算不算已经是一种在意?

点数接近终结,周公瑾果然没有出现。欣然或遗憾,好像都说不清楚有无。军师早已又佩上平日那噙笑三分的自若模样,好整以暇地等待着已知的结果,又将揭己好戏的帷幕推算了一转。

“报——箭数共计:十万有一羽。”

摇扇的手倏然一顿,他双眸微微一张,还未想到什么,已闻有人朗声长笑——

“孔明先生,果真算无遗策,此等高才,瑜亦叹服!”

他在这明澈嗓音中转过脸,只见重重箭堆之后,转出了年轻的江东主帅,负手稳步而来,披风在清冷的江风中飞扬开一片明烈恣意。

军机议上的言语交锋,星河下的泠然琴歌,在此刻都随那人,一步步向自己走来,倒映在眼中。

周瑜至他身前丈余,长眉一轩,将手平稳 向前递来。

那指间,夹着一支羽箭。箭尾上,赫然飞扬着一团欲飞的焰,粲然如焚——那是江东铸器府的徽印。

远处,昨夜的横江白雾已然散去,那声势震人的千万箭影,早已随渐明的天光而淡去了痕迹。长河自天际奔流而来,直去沧海云出,仿佛有什么东西从水线之下挣动着欲破出。——霎那,红日初升,金光万里。

 

 

今日四月十二。
不知有多少人记着。

——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以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
——我之所以这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若能以此换回同样的诚心,固然可喜。若是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至真至善至诚,至宽至厚至达」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琅琊榜眼,该当如是。

旦夕惊变后,愿风雪再大终停。
景睿,生辰快乐。

九重现实的一周年。
系列完结的一周年。
稍微谈谈只是在自己心里对九重与系列的一些“绝无虚假”的感受。
如果说初次开始了解的八重的故事,依然只是给我留下唏嘘慨叹。
那么突遇九重是真正的拜服与喜欢了这个故事。
在之前层层致郁的悲叹下,突如其来的其后真正的治愈!
一年了,也无改当时的历历感受。

真八重的突然脱胎换骨,评论区的每一个推测都令我燃起了不可言说的奇异感,似乎转而指向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天地。
空白着于灰白,拯救擦去背叛,现实取代命运。
放学后看到居然有九重、居然当天就交代了真八指向的新世界,首页刷出后顾不得一切的就开启了这个真正的结局、真正的现实。
八重那个叹息中留有悠长余音的故事,意外还有的后续的是挑战的期待,随着黑化为白而激荡了我的心。
是的。
【“向死而生”!】
系列里的故事随着九重启动与推进在我心中仿若重置——记忆起前面的剧情的意味都似乎改变新生——这一切的一切是为了最后的现实啊!
妄想logo破碎后,回归的现实居然是如此的明媚万千啊!

一个一个前期妄想中的熟悉情节,一点一点被歌词唤起,翻转后是它在现实中对应的似是而又不是的一面——
零羽的离开是如此。
泠珞的陷入妄想是如此。
始于系于一人的加害的诞生、守护的诞生、莫名无辜的颜语(最后划掉x)……
幸而,幸而,一重一重之后,拯救的声音穿破妄想,引导着泠珞看向深渊上空的依然还在的光啊!
幸而,幸而,故事的终结,她们今后会更加扶持着开始重新于空白的现实上描绘。
最后的最后,越是“歌声掐断”“笑容毁灭”,越是抗争宣战、追寻至烬。

【你有没有可能性,为我苏醒?】
【却自知嘲讽还不过是向你呼救。】
“相隔现实的断层,却依然不约而同地把自己选择。”
这是我所向往的泠珞与零羽。
曾经的那些,被击溃后的逃避、刻意的掩盖遗忘、独自沉溺……
还有其后隐藏的放不下、根本无法就此放下。
妄想能侵蚀心理,却也不能就此斩断我们的羁绊。
于戏中注定的相遇,到最后宛如注定交织的一双人,于系列时间线的最起始的“字句戳心”到最终的“别离开我”,经历了这许许多多,每每想起最后都是回归于我心中无比美好的之间的相处的那种样子。
无关什么cp了,请你们一定一定,在这个世界线里,一直一直这样下去——再见的两端绝对绝对不能是你们,不会是你们!

曲子确实是滴蜡说的“明媚的小忧伤”的画风呢(笑),当日开启循环模式的时候越听越喜,或许很多人心里它不是系列里旋律最带感的吧,但于我而言作为系列终曲的这种独特已足够足够,循环的时候感受得到其后那种治愈的力量(九重这个轻快的小铃铛暖炸了啊!)。
于此再至于pv的整体风格、调教的音调(比如匆匆逃离那句莫名太喜欢啊还有很多很多)、美腻曲绘的搭配处理(拯救也太美了吧是仙女啊!)再配合上故事于词,融合在一起,整个节奏氛围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有很多个场景的细节结合起都无比戳心(再举几个具体栗子)——
1.嘛因为九重有很多地方都是从另一个角度回溯前文剧情,(嘛我在上文也提到的一个个前文的诞生),每个人出现总有种想叫起来:“啊这里是加害了!”“守护啊守护是这样的啊!”“真颜语来了!”呐呐大概类似这样的感觉(笑)
2.文案和间奏的配合orz,整个一种小小的明媚的那种力量的感觉升起来了。前奏与尾奏的那种悄然orz。我似乎已经找不到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对九重的特别感觉了。
3.“许多为什么”那一段,pv画面中的泠珞颜语萝拉剧情,双重叩击,伴奏里的寂静里像是泠珞那种试探着、否认却又期待着的那种情感orz。
……

有时会想念伪八结局是没错的,但确实如真伪八的那句改动最大的转换:是由“依然脱离意志消散”到“最终遵循意志终结”的这个转换。前者的脱离消散的结局,终是一种消散。这归于平淡的格调也是我会深藏于心的,但已经无法想象若无九重的终结,我对系列的感受绝不会发展到如今吧(笑)——总之现在是觉得,“也要“回归为这个空白的,
所以说,是感谢霾大,最后展现的是现在我所看到的空白的、遵循意志的终结。作为总策划——这个故事的构建者,很多个地方处理的都让我戳心到如今啊……以及歌词外非常喜欢的去年今日霾大对真八更换时与在九重时这两处留下的寄言。无比喜欢九重之后传达的那种力量呢……(不太知道怎么表达这种感受了呐……总之就是献上赞美!)

已经为这个系列写了几次感想了吧(四五六传说,八重一周年和现在你们所见到的九重一周年←如果有的话感谢观看至此的你)。
这次是最长的也是说了最多的。(糟了现在说完了九重传说的时候说什么←哦反正也许我是不太可能见证到那个传说的x)
也曾在一年前无比期待于九重的sh,虽然终是没有。
确实是因为对九重的触动是最深的吧。从各个方面。
于我而言,这个系列终曲,仿佛推翻了之前对系列的许许多多认知而后的尽致淋漓的终结。
也因此觉得脱离九重的妄想症仿佛另一个系列(。)
【妄想到现实的跨越。
——我们依然怀着对命运与现实之间的探求与追寻。不期待,亦无怨恨。】
完结一周年。亦是不完结后的开始。
永不落笔。

——来自b站九重现实评论区。
——存个档。好歹也是2000字……

突然发现平旌的cp也挺多的……
那么鉴于皮筋儿虽然不姓林了但是留有从宸妃那母系传下来的林家血脉(……),强行来一个第一弹林家父子自带收后宫属性的对应的续集。
【官配正主/晋阳——霓凰——林奚】
【白月光系/??——祁王——平章】
↑林帅的故事透露太少啦x
【兄弟竹马/言阙——景琰——元时】
↑虽然元时年龄是不是差的有点大啊x
【琅琊阁主/老阁主—蔺晨——蔺九】
↑世代祸害琅琊阁主……
(你琅琊阁尽管换阁主,和我们家的人关系不好算我们输。)
【红颜暗恋/静妃——宫羽——??】
↑皮筋儿你……(平旌:我明明是比较善良少祸害了人x)
【粉转黑粉/萧选——誉王——元启】
↑也许?……
…………
P.S
1.就想到了这些对应的暂时x欢迎补充
2.也许按表中其他有的邪教(。)对应一下可以产生神奇的……
比如:选阙(不知道啥cp名。)——誉靖——启时三者蜜汁……
3.林帅缺个白月光,平旌缺个暗恋的红颜,这么看来果然还是你林少帅收后宫比较厉害(……)甚至还有萧景睿之类的在其他两位那都找不到对应的……惹不起惹不起.jpg
4.虽然平旌输了收后宫属性但好像赢了攻气印象——
tag里大多平旌名字在前面的cp占上风,咱哥名字在后面的cp占上风……(林帅的大多极地cp不讨论……)

风起长林大结局林奚对平旌那句“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你都能找到我的”,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这不就是名柯剧场版m9和m17里的新兰嘛orz
orz果然天下cp一般甜,这个超暖的设定一直都吃——
“不管你在天涯海角,我都肯定能找到你”
——“新一,你一定能找到我的吧。”
——“我一定会找到你,等着我,兰。”
——“不管我在哪里迷路了,你都肯定会找到我的对吧:因为新一是名侦探嘛。”
当两个圈子有那么一点联系时的双粉日常√有一样是双粉的吗x

最近的一点关于苏凰的脑洞……
1.按现实发布时间看,通常是说“剧版较书版砍掉了聂铎和霓凰一线”。
而如果反过来说,其实剧版和书版两个世界里,剧版在前,就是“书版加上了聂铎和霓凰一线”。
如果说,是长苏,在剧版世界线结束后,可以选择在再开始的一个世界线里偏离一些轨迹,会不会存着给霓凰一个HE的心思呢……
于是在进入书版世界线前,选择在这个新的世界线里改上一笔铎凰的感情线。
反正即使如此,有无霓凰对自己的那份感情,结局依然会回归到原有的样子,不会被影响太多……也只不过少了那句“此生一诺,来世必践”罢了。
与其累了霓凰余生,不如在最后的一堆注定的BE里,给自己的那个姑娘一个更好更甜的归宿,至于自己那份隐隐的情意,不成全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更改,不该属于新世界线的回忆都归零,进入书版世界线。
——“霓凰,你的未来没有我,也一定会很好的……”
是啊。这样多好。
【怎么感觉更虐了x】

2.不老梦的歌词,一句一句好押苏凰……听着歌词沉迷在自己填补的剧里画面里出不来……然而会想不会剪系列【。】

突然发现……原来林家父子俩都是自带收后宫技能的嘛,还可以蜜汁对应的上……
晋阳长公主——霓凰郡主【都是名门正主】
言阙——萧景琰【从小结交的兄弟】
蔺老阁主——蔺少阁主【琅琊阁势力,父X父、子X子什么的(】
静妃——宫羽【默默付出的单相思红颜?】
萧选——誉王【粉转黑系列x】
再比如赤焰军众将—江左盟下属?【x
…………
还有景睿【理智脱粉不黑系列x】什么的好像就找不到对应的……这么说果然还是少帅收后宫技能厉害些?【x又或者其实是上一辈的人物故事没展开那么多吧……想多知道一些上一辈的故事!